临汾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西临汾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唯一见证,绕其 [复制链接]

1#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内的东北角,有一座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年)的广济寺位。当年该寺紧邻驿道,北达幽并二州,南通秦蜀大地,东连齐鲁,西抵河陇,官府在这里设局驻员,为移民发放凭照川资、办理移民事务。图为明代大移民重要历史见证的广济寺。(王子瑞摄)

石经幢是建置在佛寺中的一种佛经标志,一般是刻有佛寺主持、化募方丈及建寺人等的名字,或刻有经咒的石柱子。经幢的高低、内容、雕刻的精细度,显示着佛寺的年代、规模及香火旺盛的程度。建置于“古大槐树处”碑亭背后的石经幢,原是迁民遗址广济寺(又名宏济寺)中的遗物。顺治八年()汾河水暴涨,浪高数丈,冲垮堤岸,岸漂寺塌踪迹全无。洪水退后,寺院僧侣才把石经幢移至古大槐树北侧。

石经幢是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由多块石刻堆建成柱状,柱上有盘盖,刻有垂幔、飘带等,柱身刻陀罗尼经文及佛像。这座石经幢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也是祭祖园中最古老的文物,也是现存明代迁民的唯一历史见证。

这座石经幢由广济寺大法师惠琏于金承安五年(年)所建,比移民还要早多年,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也是典型的经幢作品,距今有多年的历史。

这座石经幢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9.4米,雕刻古朴深厚,书法刚劲流畅,浮雕栩栩如生,是金代雕刻艺术珍品。

最上面神龛里供奉的是文殊菩萨的坐像,柱子的中间部分刻有金刚经文。大家所看到的上面几个大些的人物,就是人们所说的八大金刚,此外还刻有狮蛮护持、伎乐、狮像、连瓣等图案,中国佛教从金代开始就有了金刚托塔、永世不倒的说法。顺治八年汾河发大水,虽然冲毁了广济寺和大槐树,却惟独石经幢留了下来,人们说就是应验了这种说法。经幢下面,刻有“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神咒”的佛经。

据传:释迦牟尼时,其堂弟阿难随佛出家。一天外出化斋,美丽的摩登伽女对阿南一见钟情,便把他抱进暗室,使其昏迷,将破戒体。释迦得知派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前去搭救。文殊破其幻术,救回阿难。从此以后,佛门定楞严咒为早课,天天必读,人人能诵。

石经幢建成后,善男信女,纷纷摸石诵文,以求菩萨保佑其美满婚姻不受骚扰。大家从左边上,右边下,以顺时针的方向围着它转一圈,都说它很有灵气,可以保佑您全家平安,万事如意,事事顺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