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扁担街在临汾的历史上,是一条穿越百年的巷 [复制链接]

1#

□文/图记者亢亚莉潘华玲


  “到底是‘扁担街’还是‘扁担巷’?”在采访中,也不时有市民提出疑问。一直以来土生土长的临汾人都习惯称呼它为扁担巷,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重新设立道路指示牌时,扁担巷更名为扁担街,小巷子也由狭窄的巷子蜕变成宽敞的街道。7月18日,记者走访这一带的老居民,听他们讲述扁担街背后的故事。

曾经的大庙所在


  老百姓口中的扁担巷(现称为扁担街)是一条古老的街道,记者在寻访其来历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阻力,很多老居民都不知道为什么叫扁担巷。“我在这里出生的,但是真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也没有听老人们说过。”家住扁担街一小区87岁的李秀英老人说道。


  对于曾经巷子的原貌,在老居民*先生的记忆中有一座古庙。“临汾原来有很多庙,贡院街上有贡院庙,现在的二招巷内有一座庙,而在扁担巷也有一座大庙。不过,记不得具体长什么样了,位置大概在师大文理学院附近。”

居民推测似扁担


  走在宽敞的扁担街上,不禁想问:曾经的巷子如何变成如今的大街呢?对于这小巷变大街的故事,78岁的刘先生介绍,以前的街道不直,从贡院街往北走,一直到与皮店门巷交汇处就有拐弯,而且很窄,只能一辆车通过。


  在扁担巷安全文明小区内,记者见到了82岁的居民杨先生,他对于扁担巷名字的来历进行了猜测。“虽然没有听过老人们谈论关于这条巷子的事,但是在我的记忆里,这里的格局是中间宽一点,两边窄一点,看起来像扁担,因此才叫做扁担巷吧。”

巷子的前世今生


  在《临汾市南街办事处地名汇编》一书中有记载,扁担巷地名一词来源于清朝,据传,清代年间在塘子口巷与扁担巷交叉处为卖扁担的市场,故百姓习惯称为“扁担巷”。解放前,名为“扁担口”,文革期间曾改为“红卫路南九巷”;年整顿城市门牌时,又改称为“扁担巷”。扁担巷笔直平坦,路旁绿树成阴,此巷老少皆知。


  扁担街在临汾市鼓楼东大街南侧,属南街办事处辖区,南北走向,南起贡院街,北至鼓楼东大街,东与后贡院街相交,西接皮店门,塘子口巷,长米,宽5米。


  昔日的扁担市场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商业服务网点相连,顾客、游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的一派繁荣景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