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自媒体招聘微信群 http://pfwang.cn/fengshang/xinchao/812.html作者:李元红播讲:郭韬临汾水而濯心--晋祠唐碑随想(七)回过头来,还想再说说晋祠之美晋祠之美,似乎还没有说够。在唐太宗眼中,晋祠的一花一木都是那么美,晋祠的一砖一瓦都是那么亲切。悬翁山是神山,晋水是神水,晋祠是仙境。“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干仞,耻昆阆之非奇”。晋祠的宫殿、晋祠的庙宇,如九天金阙辉煌壮丽,光彩照人,即使蓬莱胜境、昆仑阆苑,都粗鄙平淡,暗然失色,不值一提。想像一下,不是仙境,胜似仙境。晋祠已美到极致。“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流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溪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绛雪,皎冬夏之光。”个人极欣赏“碧雾紫烟,玄霜绛雪”八个字。绿色的雾,紫色的烟,黑色的霜,红色的雪,顿时把我带入一个奇异无比的梦幻世界。晋祠古今之色,冬夏之光,尽在其中。晋祠真的很美,可用这么神奇的笔触,凝冻而传神地把晋祠的美写到这种极致,非常人可及。莫非唐叔虞给了唐太宗灵感,否则怎么会如此妙笔生花,笔如神来。“其施惠也,则和凤溽露是生,油云膏雨斯起。其至仁也,则霓裳鹤盖息焉,飞禽走兽依焉。其刚节也,则治乱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则育万物而不倦,资四方而靡穷”。它施惠于百姓,天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则苗勃然兴之;它仁义高洁,天上飘飘飞舞的神仙都来这里憩息,飞禽走兽也来也会归依到这里;它刚强坚定的意志和节操,无论天下大治还是大乱都不可改变它的崇高形象,无论寒冬腊月还是暑热蒸腾不能动摇它的操守;它的胸怀大量,化育万物而从不知厌倦,扶助四方苍生而永无穷尽。晋祠,它乐善好施,仁义为怀,刚正不阿,胸襟宽广,天下的美德都集于它一身,是一个宽厚、善良、仁慈、坚强、执着、亲切的长者。他布云施雨、哺育万物、造福生灵,恩惠天下,是受人们爱戴崇敬的高尚完美的圣人。的确,晋祠已经不是晋祠,晋祠就是圣人。“加以飞泉涌砌,激石分湍。萦氛雾而终清,有英俊之贞操;住方圆以成像,体圣贤之屈伸。日注不穷,类芳猷之无绝;年倾不溢,同上德之诫盈。阴涧怀冰,春留冬镜;阳岩引溜,冬结春苔。非疏勒之可方,岂瀑布之能拟。”晋祠泉水清澈飞涌,那是因为此水有俊逸超群、始终如一的贞操;水虽无形,流动的泉水分流入方、圆之泥沼,体现了圣贤之人那种能屈能伸的高尚品格;日注不穷,犹如美妙的道行绵绵不绝;泉水长流不衰,却从不满溢于水渠之外,这就如同有高尚品德之人,告诫人们不能狂傲自满。这就是晋祠,它景色美,它品德高尚,它化育万物,谦逊低调,胸襟宽广,坚守如一。这样的美,天下无敌。晋祠,是唐叔虞的神灵赋于了它非凡的气质和与众不同的品德。晋祠,其实正是唐叔虞的化身吧。研读唐碑,让我对晋祠更加肃然起敬,对生我养我的三晋大地愈加崇拜景仰,对唐国晋地所孕育的深厚浓烈的唐风晋韵如醉如痴。“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后人揽之,亦当共勉。(晋祠唐碑随想本集完)作者李元红简介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员,太原书法家协会顾问。著有0万余字散文随笔集《锯末集》,在省市报刊多次发表散文随笔,书法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书法展。曾任太原市文联*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巡视员。00年1月退休。播讲者郭韬山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配音员。山西朗诵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主持人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评委,全国十佳金牌主播。往期推荐:历史文化
临汾水而濯心----晋祠唐碑随想(一)
历史文化
临汾水而濯水---大唐,从太原出发(二)
历史文化
临汾水而濯心---晋祠唐碑随想(三)“太原公子”的太原故事
历史文化
临汾水而濯心---晋祠唐碑随想(四)阔别8年重回太原三年后唐太宗
历史文化
临汾水而濯心---晋祠唐碑随想(五)唐碑
历史文化
临汾水而濯心----晋祠唐碑随想“南有兰亭序,北有晋祠铭”以及我眼中的唐碑书法(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