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学前
家长要为学生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7.3℃,主动向老师请假,居家休息,并带学生到发热门诊就诊,明确诊断后要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
要提前为学生准备好早餐,学生一定要吃完早餐后才出门哦。
出家门前,应正确佩戴好口罩。
02
上学途中
尽量选择步行、自行车或乘坐私家车上学,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佩戴好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以及口、眼、鼻,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与人交谈,全程不饮食。
03
进入学校时
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门口管理规定,佩戴口罩并相互间隔一米以上距离排队初测体温合格后进入学校。
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为入校时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要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储备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设备、消*用品、口罩、温度计、洗手液等;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要对校内教室、办公室等重点场所,加大卫生清洁、通风换气、环境消杀频次,严防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
04
进入教室前
晨检人员应对学生进行晨(午)检,通过体温测量和健康询问的方式,确定学生是否有发热、干咳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学校应加强因病缺勤管理,严格落实因病缺勤(课)追踪等措施。
05
教室内
学生在教室内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口鼻分泌物要用纸巾包好,放入封闭式垃圾桶内或自备的垃圾袋中。
06
课间休息
同学间不聚集性玩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做眼保健操前后,要注意手部卫生。课间去厕所应避免聚集,如厕后应及时规范洗手。
要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在校期间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闹、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07
放学回家
离开学校时正确佩戴口罩,放学后不与同学相互串门,不在外逗留,少去人员密集、空气流通性差的公共场所。放学到家应当及时洗手。按时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