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发生在临汾的
这些事儿
让小编心里有点“堵”
地点:尧都区乡贤街办事处水门街社区郝家园二组
事件:停水已有20余天
居民:快供水!
日前,尧都区乡贤街办事处水门街社区郝家园二组居民李先生致电本报称
他家及周边邻居
大概余户的居民
已经停供自来水20余天
无奈之下,很多人前往公厕接水生活。
“大概11月20日左右停的水,我们郝家园二组已经有20余天没有自来水的供应。”李先生在说明情况的同时,拿出手机上拍摄的《紧急通知》让记者看,这条《紧急通知》的落款是年11月28日,但没有显示是哪个部门张贴。通知内容大概意思为:凡辖区内用水户,务必交清年11月水费,如一户不交,自来水公司不负责供水。
“我家的水费交了,但还是没有供水,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李先生感叹道,他曾多次致电市长热线投诉,但回复只有“正在协调中”。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致电媒体,希望能够督促有关部门解决郝家园的供水问题,让他们余户居民用上自来水。
停水竟能持续20余天时间,是什么样的问题解决不了?又是什么样的人竟然置群众赖以生存的饮水问题而不顾?……
在此,记者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此事,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高速高效解决郝家园二组的供水问题,让居民早日用上干净、方便的自来水。
地点:市区鼓楼北大街和临医院丁字路口东北角
事件:地摊占道,道路只剩一米宽
市民:太任性了,影响路人通行!
“挺宽的非机动车道,占的只剩窄窄的一米,每次路过,都得操心撞到两边的各种水果,我不反对‘地摊经济’,但是摊贩们占道经营也不应该肆无忌惮。”日前,市民刘先生致电本报,反映在市区鼓楼北大街和临医院丁字路口东北角,摊贩占道经营堵塞道路的现象。
刘先生说:“每天晚上,那一片儿都会聚集十几个摆地摊的商贩,有卖玩具、水果、蔬菜、配饰的,其中卖水果的最多,有六七个摊儿。”
“虽然现在天气寒冷,他们也都不容易,但‘不容易’绝不是肆意占道的理由。”刘先生说,占道要有限度,比如说可以占一个路边、一米多宽,哪怕是占一半都可以,要给骑电动车、自行车的人留下充足的通行空间。
刘先生表示,有关部门应加强教育引导,让“地摊经济”有序经营、合理占道,切莫影响过往路人的正常通行。
地点:尧都区各街道
事件:两辆电动车因挡风被挂住险些摔倒
市民:极易发生剐蹭,引发交通事故!
时至冬季,天气越来越冷,口罩、手套、帽子成为人们出门必不可少的三件套。然而对于骑电动车的市民来说,花上几十元买一套特制的挡风被,安装在电动车上可以起到防风御寒的作用。殊不知,这些“加装”存在安全隐患,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意外伤害。
来源网络
“前两天,我在回家的路上就看到两辆电动车因挡风被挂住险些摔倒,还好双方车速不快,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市民张女士说,有的挡风被将腿部包裹得严严实实,在骑行中如遇紧急情况,骑行者的腿脚容易被绊住,无法在短时间内及时反应,导致连人带车一起摔倒;有些挡风被过宽过厚,车流量大时,有可能与身边的其他车辆发生剐蹭,引发交通事故。
在此,张女士希望借助本报提醒骑电动车的市民朋友,不要过度依赖挡风被避寒,出行时穿厚一些,行车速度慢一些,以免意外的发生。
地点:医院门前
事件:斑马线两端被绿化带拦住,人行横道不畅通
呼吁:尽快完善!
12月12日下午,记者在通过医院门前的人行横道时发现,斑马线两端被绿化带拦住,无法直接通往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上。
记者霍壮
记者看到,该斑马线南端东侧、北端西侧大约10几米处的绿化带留有空缺口。路人若要通过马路,得先从绿化带的空缺处绕行到机动车道上,通过马路后也得在机动车道上走一截,才能从绿化带的空缺处再到对面的人行道上。“过个马路绕来绕去的,太不方便了,行人在机动车道上走来走去也不安全呀。”记者听到身旁一位过马路的市民抱怨道。
经过几个月的改造升级,解放路刚恢复全线通车不久,后续的一些工作还在继续。记者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工作,方便市民出行。如若新的规划中取消了该人行横道,请在道路中间加装护栏并将斑马线清除;若继续保留,请尽快在斑马线两端的绿化带增设出口。
地点:市区中大街一商场
事件:电动车无处停放
呼吁:配套设施需配齐!
日前,市民李女士致电本报称,现在街面上电动车停放越来越规范,可是前几日她去市区中大街某商场却遭遇了电动车无处停放的问题。
李女士说,她一直习惯骑行电动车出门,也习惯了付费存放电动车,可是这次找了很久也找不到收费停放的地方。寒冬时节,心急如焚的她额头冒汗,着急也没有办法。
如今,电动车因为方便、快捷而备受青睐,成为很多市民重要的代步工具,但同时停放问题让人头疼。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电动车乱停乱放现象越来越少,可划线停放点却并没有达到市民需求。
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完善停放点的设置问题,规划更多停放点供更多有需求的居民使用,切实做到为民分忧,为民办事。
民生无小事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解决
临汾日报全媒体记者柴云祥卢婷霍壮刘超郭霞
编辑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