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顶尖白癜风专家之一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记者董瑞强4月17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过表决,决定接受龚正辞去山东省省长职务请求,同时决定任命李干杰为山东省副省长,决定李干杰为山东省代理省长。
这距离李干杰赴山东任职仅过去一周时间。4月9日上午,他的身份已经由生态环境部部长、*组书记转换为山东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这是他仕途生涯中第二次履新地方大员。
上一次是在四年前(年10月),他从原环保部副部长位置调任河北省委副书记、省委*校校长。这次任职时间颇为短暂,七个月后即返回原环保部任*组书记,又一个月后,出任原环保部部长。
他的前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龚正已于年3月南下上海,接替调任湖北省委书记的应勇,出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府*组书记、代市长。原新疆自治区*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书记、*委孙金龙接替李干杰,已正式履新生态环境部*组书记。
至此,生态环境部在新组建整整两年后完成了首次换帅。
这也是连续第二任环境部“一把手”赴地方任职。年5月,原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调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市代市长,目前为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
一
现年56岁的李干杰(年11月出生)最早就读于清华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后在清华大学攻读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
此后他在环保系统工作长达三十余年。从年进入国家核安全局北京核安全中心开始工作,到年升任原环保部副部长、*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时年44岁),再到年出任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首任部长、*组书记(时年54岁),其任职经历,几乎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环保机构历次重大改革同步。
他对年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的生态环保工作有着独到见解,他曾用五个“打通”来总结此番改革:打通了地上和地下;打通了岸上和水里;打通了陆地和海洋;打通了城市和农村;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也意味着生态环保领域体制机制内长期存在的职责交叉重复、九龙治水、多头治理、责任不清等突出问题得到了解决。
在他卸任河北省委副书记返京后的年10月23日,一场主题为“绿色发展”的十九大压轴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大家都在猜想和期待这位刚从地方返回任职不足半年的新部长,会以何种形式完成他记者会的“首秀”。
大家都清楚的知道这位新部长,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环保“老兵”。的确,他出色地完成了此次答记者问,不管是冷门话题、尖锐问题,还是所涉及的各种环保数字、案例,他都如数家珍。
他在环境部长任上,曾打出一系列“组合拳”,诸多新的生态环境保护*策、举措和行动皆是首次亮相。
不只是蓝天保卫战,还有碧水、净土保卫战,“7+4”十一场战役,不只是地方深感压力重大,生态环境部的压力也比以前增大了许多。大气污染防治上万人次“压茬式”强化督查以及此后的饮用水水源地督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督查及巡查等等,还有正部级官员挂帅、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任副组长,席卷全国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对地方而言,更意味着一次严苛考验。
这些都让那些原本积压多年、未能根治甚至一再反弹的环境问题,曝光于公众面前,并倒逼地方加速解决。地方主*官员对环保工作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亦大为改观。
一位来自广东省的市委书记这样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中央环保督察的制度设计,给我们带来了思想上的根本转变,从根本上扭转了环境整治的被动局面。过去不敢想、不敢做、做不了的事情,都在短期内取得了突破。”
这样的转变也出现在全国很多地方。
二
近几年,全国重点地区(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大气治污压力连年递增,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在全国大气环境治理中任务最重、要求最严、力度最大。同样是在这几年,重点地区大气环境都有了持续性改善。
李干杰说:“十八大以来,我国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尤其在大气治理领域体现得较为明显。在推进大气治理过程中,我们还探索、创新、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经验。”
“大气十条”,这个在年9月份正式发布的文件,曾被视为中国环保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这不仅是首次经过中共中央*治局常委会和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的重要文件,亦是中共中央坚决向污染宣战、开展污染系统治理的首个行动计划。
五年后,“大气十条”所确定的各项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悉数完成。这其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李干杰曾这样对记者讲述最初的担忧:“当时定‘大气十条’五大目标的时候,大家心里也是‘打鼓’的,认为完成目标可能非常困难,可能交不了账,但最后结果下来,不仅仅是交了账,而且是比较好地交了账。”
因为五大目标都是超额完成的:全国个城市PM10下降了22.7%(目标10%);京津冀PM2.5浓度下降了39.6%(目标25%);长三角PM2.5浓度下降了34.3%(目标20%);珠三角PM2.5浓度下降了27.7%(目标15%);“京60”目标不仅实现了,而且低于60,达到了58微克/立方米,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在此基础上,大气污染防治新的机制已基本形成,比如环保督察、专项督查、专项巡查、量化刚性问责等机制,使得“**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进一步落到实处,大家都动了起来,而重点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也为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不过,面对成绩,李干杰也很清醒,他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因为我们面临的形势还非常严峻,仍然任重道远,不仅仅是整个环保工作任重道远,就是大气污染防治也是任重道远。”
这番话不只是在两年前有着特殊意味,眼下大气治污要走出“靠天吃饭”的阶段,仍还有很长的路,所面对的问题依旧错综复杂。如此严格的督查问责以及限停产举措,以及早已屡见不鲜环保“一刀切”,都使得“环保影响经济”的声音此起彼伏。
年6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正式出炉,被视为“大气十条”的延续。它将进一步增强大气治污措施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它的目标要求也颇为严格,比如到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年下降25%以上;北京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应在“十三五”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等。
一位来自京津冀地区的环保官员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反映,“其实越往后大气治污压力和难度越大,环保局长很难当,大气环境质量排名靠后或目标完不成,就很可能被问责。而要根治大气污染,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等多方面进行深度调整和优化,这其中的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
三
不过,这些年“环保GDP”搞得好,也成为地方环保官员尤其是“一把手”升迁、调动的重要考核指标。环保*绩已然成为一个重要考量因素,而多地环境厅局长易帅,很大程度上也是国家基于对未来环保工作的形势和需要作出的重要调整。
此前已有诸多案例,如年4月,山西省生态环境厅首任*组书记、厅长董一兵调任临汾市委副书记,市*府*组书记、市长;年1月又被任命为临汾市委书记。这对外释放出了一个极强的信号。
临汾市是出了名的大气环境质量排名垫底甚至长期位列倒数第一的城市,还曾因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而震惊全国。大气污染问题突出,早已是摆在当地主*官员面前的难题。
再如原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首任*组书记、厅长于会文在年12月调任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原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首任*组书记、厅长王安德在年4月7日被任命为临沂市委书记。原江西省生态环境厅首任*组书记、厅长陈小平,在年9月直接晋升为江西省人民*府*组成员、副省长,兼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组书记、厅长;三个月后,出任江西省人民*府*组成员、副省长。此前,陈小平曾历任抚州市、赣州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以及江西省纪委副书记。
像陈小平由一省环境厅长直升副省长的案例,在全国并不多见。但也有不少现任副省长此前有过环保系统工作经历。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都在明显增强,各地尤其是重点区域环保任务的加重和难度增大,都对环保干部队伍尤其是“一把手”的组织力、协调力和执行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厅长的调任及其主*地方,未来所面临的环保责任会更重大,考验也会更多。
因为按照中央的要求,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县委书记,省长、市长、县长对本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本行*区域生态环保第一责任人。
尤需注意的是,一旦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出了问题,攻坚任务没有完成,首先要问责省、市、县委书记以及省、市、县长。近年来,全国已有多地*委*府主要负责人因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不力而被生态环境部约谈。这在过去是不多见的。
在中央层面,年6月24日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执法情况、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公众满意程度等相关方面开展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意见》明确对年度目标任务未完成、考核不合格的市、县,**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领导班子成员不得评优评先。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没有落实、推诿扯皮、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终身追责。
一位生态环境部的官员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过去是经济发展强、环境保护弱,而现在将生态环境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则是抓住了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就是要问责考核,敢于动真碰硬。”
现在看来,这种责任和压力的传导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而正向激励力度的加大,也使得那些环境*绩突出的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