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牺牲一旅长,还是攻城不下,总指挥说打不下 [复制链接]

1#

年3月,华北解放*发起了临汾战役。八纵负责攻克城南、城北的护城碉,其中24旅负责攻克兴隆殿据点。

兴隆殿是临汾城外的一个重要要点,也是一个记入历史的一个要点。传说当年李闯王攻打临汾城时,就是在此,坐骑被守*一箭射中,射瞎了一只眼睛,幸亏李自成跑得快,才没受伤。

临汾之战,是解放战争中罕见的一场城市攻坚战。

3月23日,攻城指挥部决定对外围据点进行扫除。

战前,24旅旅长王墉还是觉得对兴隆高地的地形和敌情研究得不透,对作战科长王拱说:“上午我们再去和段龙章(第70团团长)详细研究一下,制定一个稳妥的攻击方案。”

到达郭家庄阵地前沿,王墉下令王科长把兴隆殿的地形、敌碉堡、堑壕的位置一一绘在地图上,还不放心,又亲自到郭家庄南侧前沿去观察敌情,希望从敌人碉堡群中选一条最佳的接敌路线。不料,就在他聚精会神观察敌情时,“啪!”突然,敌人一发子弹射来,击中了他的头部。

就这样,王墉牺牲在战斗发起前。

王墉,并非一介武夫。徐向前传中对他是这样记叙的:

“年仅33岁的王墉,原是北平大学学生,参加过一二九运动,蹲过国民*的监狱,是一位文武双全、智勇兼备的指挥员。……无论训练和作战,都是以身作则,对下要求严格而又合理。平时深入连队,许多战士的名字他都能叫上来,在部队里威信很高。”

这样一位好旅长竟然战斗还没打响就牺牲了。

全旅官兵悲愤不已。

八纵司令员王新亭心情悲痛,深为惋惜,下令:“破城雪恨。”

当日17时,八纵开始了攻击兴隆殿,一阵炮火轰击,很快将东关城墙炸开一个约10米宽的口子。第24旅攻占1个碉堡群,歼敌1个排,但是,随即遭到敌火力猛烈射击,攻击未成。其他攻城部队也未得手。

第二日,王新亭下令第24旅对兴隆殿再次发起攻击,又未奏效。

其他部队的再次攻击,也没成功。

于是,攻城总指挥徐向前下令暂停攻击。

3月31日,徐向前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要求改变攻坚的手段,主要改用坑道破城,实行“土行孙”的办法,钻到地下去,降服“卧牛城”。

徐向前对于王墉的牺牲很痛心,对王新亭说:“对临汾哪有攻不下来的道理?就是把胡子打白了,也要打下临汾!打不下临汾,你我都到五台山当和尚。”

王新亭回答:“响应徐副司令员的号召,坚决打下临汾城。”

随后,按照徐向前的部署,八纵展开掘壕作业,将壕沟一直修筑到敌人外壕边。

4月10日16时,对东关的总攻开始了。

解放*开始炮火准备,用曲射炮轰击敌城墙,榴炮、山炮向敌纵深炮兵实行压制射击。

18时,八纵23旅的3条坑道一齐起爆,东关土石横飞,地动山摇,城墙被炸开两个大豁口,战士们冒着飞石泥土奋勇冲关,仅1分钟冲上城头,占领突破口。

但是,十三纵37旅爆破未成。徐向前下令他们从八纵的突破口加入战斗。于是,6个步兵团勇猛穿插,敌防御体系瓦解,战至11日拂晓,将敌大部消灭在东关,守敌66师残部退入了城内。

11日,王新亭下令第24旅接替了东关防务。

随后,解放*对临汾城又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围困。

5月16日,解放*几个纵队对临汾城发起了总攻,战至次日24时,全歼城内守*。临汾战役历时72天终于结束,王新亭松了一口气,笑着说:“我和徐总都不要上五台山当和尚了。”

战后,徐向前对王墉的牺牲还念念不忘,又亲自下达了一道特殊命令:

“以后团级以上干部去看地形,必须经过上级批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