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问题12问答
Q
1.什么情况下健康码变红色?
A
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人员、次密切接触人员、封控区人员;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返(抵)临人员、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旅居史的返(抵)临人员、14天内有病例报告但未调整风险等级所在县区旅居史的返(抵)临人员;国家健康码或其他省市推送的红码人员;经属地疫情防控办研判应当赋红码的人员。
Q
2.什么情况下健康码变*色?
A
时空伴随人员、管控区人员、防范区人员;14天内有疫情发生所在地市旅居史的返(抵)临人员;红码人员实施健康管理服务后转为*码的人员;来源于国家健康码的*码人员;经属地疫情防控办研判应当赋*码的人员。
Q
3.健康码变红后怎么办?
A
健康码变红后,原则上禁止出行,落实单人单间单厕要求,须在封控区或集中隔离场所或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隔离诊疗。
Q
4.健康码变*后怎么办?
A
健康码变*后,原则上实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3次核酸检测,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去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外出时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必要时可根据疫情情况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观察+3次核酸检测,前3天做2次核酸检测(两次间隔24小时以上),第7天再做一次。
Q
5.健康码变红后如何就医?
A
健康码变红后需要就医时,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由社区报请县(市、区)防控办安排专车转医院就医;无上述症状的,由县(市、区)防控办安排车辆进行点对点医院东城院区。
Q
6.健康码变*后如何就医?
A
管控区内的*码人员有就医需求时,由包片医务人员联系定点医疗机构,由街道(乡镇)安排专用转运车“点对点”送医,实行闭环管理。
防范区内的*码人员有就医需求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内,由社区报请县(市、区)防控办安排车辆点对点转运至就近发热门诊就诊,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做好闭环管理;健康监测期内的,向所在社区(村)、街道(乡镇)报备后,做好个人防护,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自行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其他区域的*码人员有就医需求时,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内,由社区点对点转运至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健康监测期内的,向所在社区(村)、街道(乡镇)报备后,做好个人防护,自行到发热门诊就诊,就诊过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Q
7.健康码变红后,其他家庭成员咋办?
A
居家隔离的红码人员,需落实单人单间单厕要求,家庭成员不得与其在同一房屋居住和接触。
集中隔离的红码人员,服从集中隔离点管控措施。
Q
8.健康码变*后,其他家庭成员咋办?
A
健康码变*后,家庭成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码人员接触,可正常出行。
Q
9.健康码变红后如何解除?
A
健康码为红码的,需实施集中隔离14天,做5次核酸检测(第1、4、7、10、14天),隔离期满转为绿码;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视情况需要继续实施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转*码,按相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隔离期满转为绿码;有特殊管控要求的,按相关规定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健康码由外省赋码的,由赋码原渠道解决。
Q
10.健康码变*后如何解除?
A
健康码为*码的,原则上实施居家健康监测7天,健康监测期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转绿码,解除健康管理措施。有特殊管控要求的,按相关规定落实相应的管控措施。健康码由外省赋码的,由赋码原渠道解决。
Q
11.特殊人群健康码如何查验?
A
如特殊人群有家人陪同,可使用家人手机上的“健康码”家人代办功能,点开支付宝—健康码—代办(在屏幕右上角)—填入相关信息后—提交—查验健康码;如特殊人群无家人陪同,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由工作人员按上述程序进行代查;提前在支付宝上利用家人代办功能,将查验出的健康码打印成纸质版。
Q
12.赋码问题是否有固定渠道申诉?
A
对于行程码为绿码且14天内未离开临汾市的,健康码被赋“*码”人员,到社区报备,填《临汾市解码人员情况表》逐级上报。
依据《太原市疫情防控办发布健康码问题的相关知识》,临疫情防控组总调度室函号《关于优化健康码错码处置解码流程的通知》。
原标题:《健康码问题12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