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侯马市西北郊基建工地发现,年和年,分别迁于山西考古研究所候马工作站院内。墓主人一名董海,一名董明,先后于金明昌七年(年)和大安二年(年)埋葬。均为仿木构砖雕墓,平面皆方形。董海墓为前后两室,系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四合院形制。结构复杂,比例适当,磨砖对缝,手法严谨,墓室内壁雕刻有翎毛花卉,八仙人物,戏剧故事以及飞马、奔鹿、走狮等动物,琳琅满目,华丽似锦,具有很高的建筑与雕刻艺术价值。董明墓的北壁,砌有一座小戏台及生、末、净、旦、丑五个戏俑,生动活泼,维妙维肖,是我国早期戏剧表演艺术的再现,为研究宋金戏剧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观音阁原名“兴源寺”,位于汾西县城北10公里的李安庄村,始建于唐代,现存均为明清建筑。观音阁依山势而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各有传奇。
延庆观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古县城东北屏风山上,创建于宋宣和二年(),竣工于辽延庆初年(),故名延庆观。距今八百七十余年,由城东登延庆,山道崎岖盘旋,非健者,力不能支。延庆观内上院,建三清殿,古朴典雅,为旧时供神之所。殿前有古枞一株,高18米,围4米余。树冠为黛青色,形似伞状,时有异禽翔集其上。
古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北部,太岳山南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县城内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牡丹”的石壁三合千年牡丹、战国名相蔺相如墓、宋代道观—延庆观、清代民居—张家大院、太岳山国家森里公园等。牡丹文化景区则位于古县城南25公里处的石壁乡,包含三合千年牡丹园、张家大院两处景点。
山西古县石壁张家大院是太岳腹地保存较完整的深宅大院。张氏家族自明末清初迁居石壁,挖窑洞,扎篱笆,务农为本,惨淡经营。至清嘉庆、道光年间,张氏家族成为一个集习武从文、务农经商、出仕为官于一体的官宦富庶家族,百余年间,从大院走出大学士、举人、秀才、廪贡十余人,有“父子登科”、“兄弟同榜”的美誉。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名相。据岳阳(今古县)县志记载“赵上卿蔺相如为岳阳宝丰里(今古县北平镇李子坪村)人。其河曰蔺河,其村多蔺姓,其坟墓至今巍然独存”。蔺相如为人机智勇武,有远见,善谋断,为赵国抵御强秦、壮大国势立下了汗马功劳。“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就源自于他的事迹(见《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