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临汾市汾西县千网千员激活基层治理神
TUhjnbcbe - 2024/8/19 17:21:00


  汾西县是典型的山区小县,共辖7个乡镇,86个行政村、7个社区。在农村,一个行政村下辖多个自然村,村落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管理较为复杂;在社区,老旧小区多,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居住了约全县50%的人口,社会属性复杂,居民诉求多元,基层治理难度较大。


  面对近期疫情防控的实战检验,暴露出了网格划分不够细、织得不够密的问题,特别是过去按每个网格覆盖-户、服务人群-1人的标准配备1名网格员,力量明显不足,治理效能得不到有效保障。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汾西县深入开展“千网千员”建设“红色微网格”行动,设立“红色微网格”1余个,同步充实“专兼辅微网格员”,进一步推进“微网格”发挥“大作用”,做实基层治理“大文章”。


  坚持“纵横互动”划网格解决网格不密的问题


  综合考虑农村地域特征、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村情民情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设置农村“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原则上不超过50户(户籍户+非户籍常住户),全县86个行政村共划分微网格个。


  按照“便于治理、应划尽划”的原则,区分楼栋小区和平房小区设置社区“微网格”,每个微网格原则上不超过30户(户籍户+非户籍常住户),县城7个社区共划分微网格个。同步在基础网格上设立党支部、微网格上设立党小组,形成“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纵向联动体系。


  全县网格数量由原来的个增加到个,推进党的基层组织“有形覆盖、有效覆盖”,用“红色微网格”织密基层治理网络。


  坚持“平战结合”建队伍解决力量不足的问题


  科学配置网格工作力量,最大限度统筹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组建“网格长+网格员+微网格员+辅助网格员”的网格团队。


  网格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全面负责辖区内各“微网格”工作;网格员由政法部门确定,实行专职专任,履行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等9项工作职责;微网格员由村(社区)“两委”干部、群众(居民)代表、专职社区工作者、党员骨干、退休干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的县直单位党员以及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担任,负责“微网格”内各项工作;辅助网格员由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干部、选调生、到村任职大学生以及包联社区网格的县直单位公职人员担任,采用“平战结合”的方式履行职责。


  全县共建立人的网格员团队,其中,网格长93名、网格员名、微网格员名、辅助网格员名,有效充实了基层治理力量。


  坚持“四级联动”定制度解决机制不畅的问题


  制定《汾西县微网格员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微网格员巡查报告、培训管理、工作例会、动态调整等工作制度,推行问题上报、及时处置、提级解决、处理反馈“四步工作法”,把问题解决在网格,把隐患消化在网格,把服务送到网格。


  建立流动人口“双重管理”制度,以流入地“微网格”管理为主,流出地“微网格”管理为辅,确保管理“全覆盖、无死角”。


  结合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双吹哨、双报到”(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乡镇(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着力消除基层信访矛盾、私挖盗采、生态环保、违法建设、地质灾害等各类安全隐患,打击违法行为,形成县、乡、村、微网格四级联动机制。


  坚持“物质精神”双激励解决主动不够的问题


  建立微网格员“吹哨奖励”机制,对在疫情防控、地质灾害、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等及时上报问题线索且挽回经济损失、挽救群众生命、节约社会资源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重奖。


  实行政治激励“一必须两优先”。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专职网格员原则上从微网格员中产生;专职社区工作者、入党积极分子、县乡“两代表一委员”、公益性岗位等优先从微网格员中产生;对表现突出的辅助微网格员,在年度考核时优先评为优秀等次,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


  通过物质精神“双激励”,有效激发网格员干事创业激情,引导他们在加强基层治理中主动作为、有效作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汾市汾西县千网千员激活基层治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