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马维辉北京报道
距离“临汾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过去已经快一年时间了。
年5月30日,由于人为干扰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导致监测数据严重失真,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法院分别判处了临汾市环保局原局长张文清有期徒刑两年,临汾市环保局办公室原负责人张烨、环境监测站原聘用人员张永鹏有期徒刑一年,其他13名从犯从拘役四个月到有期徒刑八个月不等。
“我们一定痛定思痛,汲取教训,深刻反思,狠抓整改。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兑现承诺,取信于民。”在随后举行的生态环境部约谈会上,时任临汾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表示。
如今,此案结束已将近一年。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临汾的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数据还是有很多都没有公开。马军质疑,此举有违反《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嫌疑。
不光是临汾,整个山西省的环境信息公开状况也都不容乐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信息公开部经理阮清鸳表示,他们机构每年都会调研各地的环境信息公开状况,并编制PITI指数(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报告。《-年度城市PITI报告发布》显示,-年度,在全国个城市中,排名后10位的城市有3个都来自于山西,他们分别是大同市(倒数第一)、临汾市(倒数第七)和阳泉市(倒数第九)。
“山西环境信息公开一直不太好”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是一家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