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临汾各市县名称的由来看看你的家乡是怎么
TUhjnbcbe - 2020/11/28 15:43:00

临汾

北魏时在今临汾市区建“白马城”,移平阳县于此。隋开皇三年(年),隋文帝杨坚嫌“平阳”与“平杨”谐音,改平阳县为临汾县,取“滨临汾河”之意。年在此设县级临汾市,年设地级临汾市。辖一区两市十四县。

尧都区

尧都区传为五帝之一的文明始祖帝尧陶唐氏诞生、建都之地。年11月1日,撤销原县级临汾市,设立临汾市尧都区。

汾西

西汉置彘县,东汉为永安县。北齐置临汾县,兼置汾西郡,隋开皇十八年(年)改临汾县为汾西县。据《元和郡县志》,汾西县,取义城当汾水西岸。

吉县

隋开皇十八年(年)置吉昌县,五代唐避李国昌讳,改名吉乡县。明为吉州。宋置吉乡*,元称吉州。据嘉庆《一统志》,吉州,以城有青山得名。年改为吉县。

霍州市

周初为霍国,据嘉庚《一统志》,以县东霍山为名。金称霍州。年改为霍县。年设市。

安泽县

年定名安泽县。据民国《重修岳阳县志》。初治当今古县治,以地当安吉岭和泽泉间得名。

大宁县

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年)置大宁县,取义大吉大宁。

浮山县

汉为襄陵县地,北魏置葛城县,北齐并入禽昌县。唐武德二年(年)于今古县村置浮山县。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浮山为名。

古县

年由安泽、浮山两县析置古县。古县,因原古县镇为县治故名。

隰县

汉置蒲子县。隋改隰川县。唐称隰州。据《太平寰宇记》载:以县南有龙泉,地湿,因名隰。年改为隰县。

襄汾县

年由襄陵、汾城合并置县。襄陵以晋襄公陵而得名。汾城系古晋国都,因汾河流经得名。襄汾,取襄陵、汾城二县首字为名。

翼城县

东汉为绛邑县之翼城。隋开皇十八年(年)改名翼城县。据《翼城县志》,城当翔翱山下,山形如鸟舒翼,以山形为名。

永和县

隋置永和县。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北永和关为名。

乡宁县

北魏延兴四年(年)置昌宁县,唐改乡宁县。据嘉庆《一统志》,后唐避李国昌讳改昌宁为乡宁。又据《郡县释名》:“乡宁县,盖合吕乡、昌宁之名为名也。”

曲沃县

汉为绛县地,后魏始置曲沃县。据《读修曲沃县志》,因古曲沃城为名,古曲沃得名于境有沃水并萦回盘旋,是为曲沃命名之由。

洪洞县

汉置扬县,东魏初置洪洞镇。隋置洪洞县。一说洪洞,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因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涛澎湃。又据《旧唐书·地理志》,取义县北之洪洞岭。又据《山西通志》:“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洪洞县因城南有洪崖古洞而得名。赵城为周缪王封造父之地,后为赵简子食邑,故名赵城。上世纪50年代,洪洞、赵城两县合并,成为新的洪洞县。

蒲县

古称蒲子国,因唐武帝尧时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名。隋代称蒲县。一说,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

侯马市

西汉置绛县,东汉为绛邑县。清设巡司。年设侯马市,以原侯马镇为名。

来源:今日头条

编辑:刘江

转载请标明出处:山西晚报——山西头条临汾号,并注明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汾各市县名称的由来看看你的家乡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