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真情真扶贫。脱贫攻坚以来,医院先后派驻多名“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期驻村进行帮扶。通过抓紧*建,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并因地制宜,多方协调,引进项目,产业带动,发展集体经济,努力为村民谋出路,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几年下来,南山村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年,全村实现了整体脱贫。
“我刚来的时候,村里的*员活动室就一间空房子,夏天热得不能待,冬天冷得待不住。30多名*员,有时候开会都到不了三分之一……”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南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许少俊说,为了改善*员活动室的环境,他们动手清理打扫,协调资金购买了空调、桌椅、打印机、音响等设备,让*员有地方学习、有地方议事、有地方说话、有地方活动。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员,“第一书记”和扶贫队员就带着资料到家里给老*员单独讲*课、讲*策。“我腿脚不方便,到不了会场,咱们的‘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都特别好,每次给我送资料,传达*策,我的*课、心得体会一次都没落下……”今年70岁的老支书房国秀说,在他们的带动下,村*组织的战斗力更强了。
“年,医院给我们免费发了鸡苗,我们家人口多,那次领了多只,第二年卖了多元……”村民段厚娥说,她老公因为腰疼,多次去医院检查,都走的是绿色通道,而且一分钱都没花。现在段厚娥和老公在镇上做小吃生意,能为家里增收多元,不仅可以贴补家用,还能帮衬儿子一些。
今年57岁的村民房福龙,因脑梗晕倒昏迷,扶贫队员王洋立即开车带他去医院救治,才捡回了一条命。“多亏了工作队的小王,要是晚去一会儿我就没命了……”房福龙说,他现在恢复得很好,不仅行动自如,还能干点轻快活儿。
已经住进移民搬迁房、今年71岁的刘国杰说,他告别了土窑洞,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在“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帮助下,刘国杰多次在医院免费检查,还做了双膝盖置换手术,享受国家扶贫*策后总共花了元。
春节前在南山村进行慰问
截至目前,医院门诊接待该村贫困户就诊余人次,减免费用共累计20余万元。同时,医院还高价收购贫困户的农产品,帮助贫困户增收,在中秋、春节等节日前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巩固提升谋发展
“我们村已经在年整体脱贫,现在属于巩固提升阶段,但是脱贫只是开始,让所有群众都过上富裕日子,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发展集体经济!”许少俊说,通过多方协调,村里申报的光伏项目于年6月底并网发电,到年底累计收入.33元。受益后的南山村,又积极发展家户房顶光伏,目前有8户贫困户安装家户房顶光伏发电板,年均预计增加收入元左右。
帮助南山村建立现代化养鸡场
扶贫工作队还紧抓县里推广油用牡丹助推脱贫攻坚的*策机遇,与华兴公司合作,加快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目前有33户贫困户种植油用牡丹66亩,每亩每年可增收多元。
年,村集体采取“集体+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投资69万元流转土地亩,集中连片种植中药材柴胡,实现了从育苗到种植、管护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目前已经种植的柴胡长势可人,形成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还投资85.3万元引进大型烘烤制干项目,预计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2万元。
“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许少俊信心满满地说,村集体好了,有钱了,才能为老百姓办更多的实事、好事。只有集体经济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老百姓才能更明确脱贫致富的方向,乡村振兴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