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山西美食会忠晋源又闻ldquo喝
TUhjnbcbe - 2022/6/17 16:27:00

近日偶到晋源区,路过美特好超市,突然耳边传来“喝油来”的吆喝声,真是一种久违了的声音,不由地勾起儿时的回忆,有了喝一碗解解馋的冲动。只见满满的一锅油,翠绿的芫荽、青白相间的葱丝浮在其上,红红的辣角点缀其间。老板熟练地盛来一碗,汤汁微白,香气扑鼻。雪白筋道的粉条,暗红细腻的羊血,且伴有羊肝羊肚等杂碎,喝一口唇齿留香,真有儿时品尝过的味道。

说起油,是流传于晋祠周边的一道地方风味小吃。与牺汤、杂割类似,象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但历史渊源有所不同。

按说牺汤最为古老,源于农耕社会的祭祀活动。得名于牺牲,所谓“牺牲”,即为供祭祀用的纯一色、整体的牲畜。色泽纯净为“牺”,肢体完整为“牲”。这在古籍中的记载俯仰皆拾,如《周礼·地官·牧人》所载:“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与其盆簝,以待事。”意思是但凡祭祀,供给悬挂牛牲肉所需的架子、盛牲血的盆和盛牲肉的笼,以待祭事。又如《汉书·礼乐志》所述:“河龙供鲤醇牺牲”。“醇”意即毛色纯粹,无杂色,整体意思是祭祀时摆上精美的供品,包括河伯送来的鲤鱼和毛色一致的牛羊。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之为“太牢”;诸侯祭祀只有猪、羊两种,称为“少牢”。晋祠庙中神灵众多,旧时祭祀不断。如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日,在三圣祠祭仓王;二月初三在文昌宫祭文昌帝君;二月十九在南门外白衣庵祭白衣大士;三月二十在苗裔堂祭送子娘娘;四月十四在吕祖阁祭吕洞宾;五月十八在北门外关帝庙祭关老爷;九月初六在唐叔祠祭晋国始祖唐叔虞。其中以七月初二在圣母殿祭圣母的仪式最为隆重。晋词志中有这样描述,“七月二日,有司斋戒沐浴,躬至晋祠,致祭广惠显灵昭济沛泽翊化圣母之神,于圣母殿神案陈设羊一、豕一,并祝帛行礼如仪,演剧赛会凡五日”,按前文所述,祭祀圣母用的是少牢的规格,即用整猪整羊上供。祭祀结束后,羊骨架和羊下水熬制成汤,称为“牺汤”,分给参加祭祀的人们,人们似乎也沾了神仙的灵气而备受庇护和保佑。

而杂割始于元朝,相传忽必烈由山西入中原途经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病,由该县名医许国桢诊治痊愈,遂成御医。许母韩氏随子侍奉太后,厨艺精湛。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遂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葱、辣椒食用,其味甚美。太后品尝后,赞誉有加,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渐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冠名“羊杂割”。

而油呢,应该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据说是晋祠供销社杀坊的师傅们利用猪骨架、猪下水和粉条熬制而成,类似杂割的小吃。杀坊解有儿、候四货两位师傅,手艺最精。笔者与解有儿老前辈的孙子是儿时的玩伴,曾记得多次去他家玩耍,啃骨头的经历。想想吧,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煮熟的骨头剥了肉后,友儿爷爷大方地招呼,“娃娃们啃骨头来吧”,尽管骨头上余肉不多,但脊梁骨间的软骨啦(即椎间盘),骨腔里残留的骨髓啦,都是孩子们的最爱,或啃咬或吸溜,吃得津津有味,真是“讨吃的油油香”。油分两种,猪油和羊油。笔者分析,这道小吃之所以以“油”来命名,应该是当年吃厌了粗茶淡饭、清汤寡水的人们,对肉食、油水的极度渴望。油这道小吃,全仗汤汁的鲜香浓郁来招人,兼之汤里羊肉杂碎一应而全,葱丝芫荽加以点缀,热腾腾,油辣辣,香喷喷,怎能不令人涎水流得拖着地呢。而浓郁的羊汤则是油的精华所在,将新鲜的羊骨架和拾掇干净的羊下水下锅,水微微翻起,待下水的血沫和骨架的白沫浮起,将骨架下水捞出清洗干净重新下锅。先武火煮,后文火焖,最终将骨架中的骨髓化入汤中,汤汁微微发白,佐以鲜姜、花椒等着料,便大功告成。

这道小吃,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羊血,富含多种蛋白质,有补血、活血和袪淤的疗效;羊肝则富含维生素A、磷和铁等多种营养元素,有补血、养肝、明目和清虚热的功效;而羊肠,性热,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有预防胃寒、增强肠蠕动和祛除哮喘的功效。卖油一般在盛夏时节半后晌到傍晚时分,喝一碗热腾腾的油,香香辣辣,全身冒汗,人们还是乐此不疲,这与夏至备三伏贴,冬病夏治,是否有异曲同工之效呢?!

(文中所附照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会忠作于.7.5

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碗脱vs灌肠,到底有甚不同?

这么好吃的东西,到底叫碗团、碗托、碗秃,还是碗脱?

这10碗面,扛起中国美食的半壁江山

谁说山西人只吃刀削面?

太原打卤面,为甚这来红?

国家面条地理

山西菜,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山西面食第一名,有意见没?

五寨烩菜的味道

太原人,你是吃甚长大的

太钢汽水与远去的老城记忆

一个九零后的太原打卤面记忆

山西美食

过油肉,太原人舌尖上的“乡愁”

国家酿酒地理

国家土豆地理——中国最好吃的山药蛋在哪里?

中国到底哪里的羊肉最好吃?太原这种美食代表山西出战!

中国到底哪里的早饭最好吃?山西亮了!

早安,我的至味太原

太原头脑哪家强?并州头脑走食记

太原清早赶头脑

太原的饭局

一碗牛肉丸子面道出的临汾城市性格

山西美食

阳泉炒面筋,一个时代的产物

山西美食

山西大宁美食“菜饭”,接地气的一碗“乡愁”!

山西美食

一碗鸡汤面

山西美食

临汾人说牛肉丸子面

山西美食

乡愁与焖面

60种太原美食告诉你什么是山西味道

火车站有个太原人的深夜食堂,一碗方便面卖了二十九年

太钢汽水儿,一座城市的舌尖记忆

属于太原人的“深夜食堂”是啥样儿?

一碗肥肠面,是太原唯一的夜生活

太原美食密码:被头脑与羊杂割惊醒的清晨,在面条中析出的家常温情

吃货眼中的桃园二巷,没有桃花的小吃半条街

山西的面,那是山西女人用心生活的写照

美食旅行作家告诉你:世界顶级杂粮产区在山西!

茶余饭后说“灌肠”

稷山炒棋子,*土里炒出的美味

细说菜代州:它的灵*是文化内涵

味蕾上的乡愁——过油肉、胡萝卜炖羊肉与饸饹的记忆

喝在代县

不能辜负的大同特色美食:五香兔头

山西最好吃的羊杂都在这了,看完千万不要流口水哦!

山西的面,那是山西女人用心生活的写照

名不虚传的山西面食

西行美食

高海平:平遥的面食

高海平:嘴美晋西北,放不下的岚县美食

武乡名吃干饼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美食会忠晋源又闻ldquo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