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永和县校联姻聚能蓄势
TUhjnbcbe - 2023/3/22 20:39:00
北京荨麻疹医院医师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20324/10490515.html

「本文来源:临汾日报」

本报记者孙宗林

人才聚,则事业兴。高校担负着培养和集聚人才的重要功能,一向被誉为“人才的摇篮”,亦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

深化省校合作开展以来,永和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进省校合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县域特点、资源禀赋实际,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与高校合作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智库合作、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高校农产品供应、技能服务人才培养等5大基地,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富集的优势,促进了人才共享、互利共赢,推动了县域经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高位推动,县校合作驶入“快车道”

永和,一个曾经被贫困所困的山区县,地理位置偏远、产业发展滞后、人才资源欠缺、内生动力不足。年2月27日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以来,全县经济发展稳步向好,转型发展态势强劲。

“十四五”期间,县委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建设*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全省新型能源工业“领跑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县”的发展目标。当前,正处于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时刻的永和县,对优秀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创新驱动、更加重视人才引进培养。

紧紧抓住深化省校合作的重大机遇,该县立足县情实际,深入广泛调研,合理确定需求,精准对接高校,多方发力,多点突破,真正促进县校合作大融合、大发展。

这项工作开展以来,该县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为常务副组长、县级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统筹协调推进县校合作。组建了3个工作专班负责“5大基地”建设运行工作,6个牵头单位、19个参加单位协同作战,联动发力,高标定位推动工作落实。同时,县委常委会研究印发了《永和县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工作方案》,明确牵头单位和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和落实要求,本着“深化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与高校共建“5大基地”,吸引高校师生到永和实习实训,接受红色教育,推介红枣、核桃、苹果、小杂粮、羊肉等“特”“优”农产品和护工、保洁等劳务进高校。此外,还建立了“日对接、周报告、旬例会、月总结、随时调度”的工作机制,持续传导责任压力,构建组织有力、协调顺畅的工作体系,将基地建设内容、建设数量、项目签订、成果转化等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化省校合作首要的是抓好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在强化*策保障方面,该县探索制定了《永和县招才引智支持*策(试行)》和《永和县深化省校合作基地建设项目奖励办法(试行)》,逐步加大对高校的科研平台延伸、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等项目的支持重奖力度,用*策供给推动省校高质量合作。在强化资金保障方面,申请深化省校合作工作专项经费15万元,用于开展入校对接洽谈、基地建设运行、聘请专家团队等工作,为聘期在1年以上的专家发放元/月的生活津贴,为实习实训的大学生发放/月的生活补贴、报销往返差旅费、免费开展红色教育。在强化服务保障方面,坚持学生专业与实习岗位高度契合的原则,为大学生提供优质实习岗位、缴纳意外伤害险、依托人才公寓和乡镇周转房免费提供食宿,搭建服务平台,释放*策红利,创优服务环境,构建常态化联系高校学子的桥梁和纽带。

高点站位、高度重视、高位谋划,与一系列待遇优渥的人才*策推出,无不彰显着永和县在聚才引智方面的诚意。截至目前,已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旅游职业学院的30余名高校学子在该县开展实习实训,余名高校师生在红*东征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和研学活动。

■同频共振,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时至今日,不少人对山西·永和招商引资推介暨区域公共品牌“永和乾坤湾”发布会仍记忆犹新。

这场于7月12日在天津市举办的活动,彼时吸引了近百家商会、协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永和县校联姻聚能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