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日寇大举进犯山西南部地区,即将逼近安泽一带。这就非同小可了,要知道,安泽就是当时八路*总部所在地。
毛泽东分析认为,日*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经临汾、潼关一线长驱直入,目标直指古都西安。面对这一形势,毛泽东作出战略部署,命朱德率八路*主力及国民*阎锡山、卫立煌所率所部分别在临汾以北和以东两大地区挫败来犯之敌,粉碎敌人直指西安的计划。
2月19日,朱德在接到毛泽东命令后,自河南永城马牧出发,前往晋东南战场指挥作战。为了尽快赶到战场,不宜多带人马,因此朱德仅带着一个警卫连就出发了。
前往临汾途中有个古县镇。当朱德经过这里时,竟然发现日*一个旅团正气势汹汹杀过来,马上要到达岳阳镇!这说明日*前进的速度大大超过之前预计的情况。
可以断定,日*进击如此之迅猛,驻扎在临汾的八路*和国民**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作好迎战准备。尤其是不利于当地群众的转移。如果任由眼前这支日*部队长驱直入拿下临汾,将对整个战局造成重大影响。
情况十分危急!怎么办?
朱德当机立断,决定就在这里伏击敌人,拖延时间,保护临汾*民撤离。
紧接着,他马上进行作战部署:就在古县镇的临屯公路上挖好工事,摆开阵势,准备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日*果然进入伏击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晕头转向。日*司令官搞不清楚状况,下令停止前进,探明敌情再采取下一步行动。
朱德的警卫连虽然给了日*当头一棒,但敌我众寡悬殊,何况日*的装备远远超过八路*,难以歼灭敌人,双方遂进入对峙状态。
日*经过几番侦察后,惊讶地发现在这里阻击他们的八路*部队很有可能是由八路*总司令朱德率领的。日*指挥官得知这一情况,大喜过望,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马上通知侵华日*总司令部:速派飞机来歼灭朱德。
没过多久,果然有十多架飞机出动了。他们满载炮弹,镇进行了轮番轰炸,几乎把这个小小的镇子夷为平地!
日*飞机满意而去,向总部报告古县镇已经鸡犬不留,轰炸任务圆满完成。他们都为除掉八路*总司令朱德而欢庆,并且马上登报,宣扬这一重大胜利,借此充分皇*的”*威“。
这个重磅消息也迅速传到了国民*统治下的各大城市。大街小巷里到处有报童在叫卖载有“第十八集团*总司令朱德为国捐躯……”之类新闻的“号外”。
八路*设在各地的办事处自然也听到了关于朱总司令阵亡的种种传闻,但他们都并没有切确的消息,于是纷纷向八路*总部致电垂询。甚至连延安的毛泽东、周恩来也发去急电了解情况,并要求立即回电。
一时间,大半个中国阴霾漫空、疑云密布。
正当亿万*民为朱德的生死忧心忡忡之际,又传了一则新的消息:朱德正率部在临汾一带阻止日*部队。
这两个消息到底孰真孰假?一开始所有人都糊涂了,后来才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日*闹出这么大的乌龙,竟源于一个粗心的日*指挥官,看错了一个字。遭朱德伏击的日*旅团报告的的确是”古县镇“这个地点,但是在晋东南另有一个”故县镇“,就在沁县西南。偏偏发出作战命令的日*指挥官,在地图上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靠沁县的那个故县镇而非古县镇,也没经过确认就下达了让日*飞机进行轰炸的命令。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朱德却毫发无损地在另一个古县镇阻击他们的部队。
虽然手下只有一个警卫连的兵力,但朱德不愧是一位久经沙场的*事家,他巧妙利用那里的有利地形,抓住敌人畏惧夜战的弱点,竟然以寡击众,折腾了*子四天三夜,让他们进退两难,竟要求师团部派兵增援。
朱德本欲再拖延一点时间,但八路*副参谋长左权为其安全着想,力谏其转移。此时,八路*总部也派出一支部队前来接应了。会合后,朱德又指挥战士们对匆匆赶来的日*后援部队进行伏击,让*子再度吃亏后,从容撤出战场。
之后,朱德率部经过一番闪转腾挪,终于摆脱了日*的纠缠,顺利地转移到了太岳山区。
据说,事后冈村宁次得知此事,气得暴跳如雷,但也无济于事,只能把那个精心大意的指挥官枪毙了。